中共垣曲县委老干部局

老干部园地

当前位置:首页 / 老干部园地

北京正阳门下——有个安放乡愁的地方(郭冬棉)

时间:2021-11-04   访问量:43473

女儿远嫁深圳,生了一对双胞胎儿子,为照顾一对可爱的外孙,在深圳一住就是近四年,孩子还没出生就过去,到今年九月份上了幼儿园,总算圆满完成任务。回到家里,朋友调侃说:“是不是有种四九年大解放的感觉呀?”我说,一下从忙忙碌碌中闲下来,还真有点不适应。

今年国庆,想去北京看儿子,顺便到北京找点事做作,恰巧三妹也想去看女儿,于是姊妹两个结伴而行,她10月1日值完班,晚上我们坐顺风车一起回到运城她家,在她家简单准备了一下,3号早上8点坐动车下午三点多到北京。儿子请我们吃了晚餐,晚上住在紫藤花园外甥女家,并各自安排好行程。妹妹和女儿去塞罕坝森林公园玩,我和儿子去天安门看看。4号早突然下雨了,儿子说我们打的去。国庆节北京旅游的人很多,车子很难打,终于叫到一辆出租车,司机还“拒载”,理由是天安门前交通管制,出租车到不了。我们只好改坐公交车,中途转车去天安门,快到天安门时,公交管理员喊到:“天安门站交通管制,去天安门的游客在前门站下车步行前往。”前门站下了车,雨越下越大,只能在屋檐下躲一下。忽然想起听朋友说过:垣曲刘适瑞先生开的红人家政就在前门的正阳门下,早闻红人家政大名:“正阳门下西河沿,红人家政红遍天,不论是县上领导还是普通老百姓无人不知,无人不晓。”择日不如撞日,既然来到正阳门下,不如就去红人家政看看,拜访一下刘适瑞先生,看能不能找份工作干干,于是给朋友要了刘老板的联系方式。素未抹面,贸然前往,心里未免有点忐忑,拨通了电话,诺诺地说:“刘总,我是咱垣曲老乡,已经到前门了,您在吗?”他立马给我发了“红人家政”和“正阳人家”两个定位。并附加了一条信息:“我在正阳人家”随时恭候老乡到来”。行走在秋风瑟瑟,阴雨绵绵的皇城根下,一股暖流涌上心头……   

跟着导航,来到正阳人家小院,呈现在眼前的是一片喜庆色彩,大红色的门窗,枣红色的桌椅,院内典雅的书画作品高端大气。会客室里挂着“垣曲县人民政府驻京联络处”、“垣曲总商会北京商会”、“垣曲县招才引智北京工作站”的牌匾。刘先生很是热情,一边续茶,边聊天。他问我来北京干什么?我半开玩笑地说:“这几年在深圳给女儿带孩子,现在孩子上幼儿园了,失业啦!在家里觉得无聊,国庆放假了,来北京逛逛,再来您的红人家政参观参观,拜访一下刘老板,能不能给找个工作干干。”他笑着说:“你想干啥工作呀?”我开玩笑地说:“刘老板看着我这个样子适合干啥工作呢?”他说:“我这里工种多了,不知你具体要干什么”。我说:您先介绍一下,你这里都有什么工作,我听听有没有适合我的。”他说:“我这有做建筑工程的,有做保安的、保洁的、伺候老人的、照顾小孩的,育婴师、月嫂、小时工、婚介所等等,你觉得适合干什么?”我说“红娘这活不错,很适合我,一不那么辛苦,二还能成就一段美好的姻缘。在家里许多朋友都鼓动我开个婚介所,苦于没有经验,没有人脉,一直没敢实施。”刘老板很是热情,给我介绍了负责婚介的冯启安、惠贵良两位老师。他说现在放假,等上班了我把他们约过来,你们具体谈谈,看怎么运作。”我说太好了!那我先回去等消息。”刘总说:饭熟了,吃了饭再走,说着问道:“红琴,中午做什么饭?”“大米,杂烩菜”。刘总又打电话问前边做什么饭?听说是西红柿鸡蛋面。刘总说,加两个人吧!”我说:“不啦!太麻烦您了,我们出去转转。”刘总说:“到家了,哪有不吃饭的理呀!”说着就要带我们去,真是盛情难却,我和儿子只好跟着刘总走,出了汾洲胡同,拐两个弯就到了沿河边红人家政。两个老乡在做饭,一个擀面,一个煮面,还有几个在打扑克。说着面条就端来了,家乡地道的手擀面香气扑鼻,一股浓浓的乡愁涌上心头。

我们边吃边拉家常,刘总问我“在哪里住,方便吗?”我说暂时住在外甥女租的地方住。他说:“和孩子住一起不方便,搬过来住吧,这里有地方。”说着立马让服务员给我开了房间。我说:“住在你这里不干活,实在过意不去,您有什么活干的,我给你干,我这人闲不住,”他说:“放假着,都不干啥,没啥干就陪阿姨打打扑克,陪李老师聊聊天,玩几天。”我问刘总:“国庆节,咱们的家政人员回家的多吗?没回去的怎么过节呀?”他说“今年国庆回去的人还真不少。因为疫情,避免感染风险,我在北京专门联系了三辆大巴车,直接开到西客站,接送往返的员工,一站式服务。回不了家的,十月一号回来大家一起包饺子吃。”说着他发给我“正阳人家喊大家回家吃饺子啦!”的抖音,看着一个个开心、幸福的笑脸,我很是感慨:刘总做事总是那么细致入微,热情周到。在京务工的员工,想家又回不去,回来正阳人家吃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,啦啦家长里短,就有一种回到家的感觉。”午睡起来,看到厨房烧了一大盆红烧肉方,足有五六十斤,很是惊奇:问刘总,怎么做这么多红烧肉?”他说:“在北京工作的老乡,最爱吃家乡的红烧肉,所以多做一些,放在冰箱里,每当老乡回来吃饭,就整上两个家乡的招牌菜扣碗,让他们品尝一下,解解乡愁。前几天,几个在北京工作的老乡打电话说,要回来吃米琪,我说厨师回去休假了,厨师来了,我一定喊大家回来吃米琪。我感慨地说:“刘总真像个娘家大哥,把乡愁演绎到极致。”

国庆长假,厨师也回家了,正阳大院里就剩李刘总,画师李老师,服务员琴和我,李老师是公司矿上的一名退休职工,人很随和,他曾在北京当过兵,正阳大院的文化使者,擅长绘画,梅兰竹菊牡丹荷花画的栩栩如生,很是羡慕。作画之余不仅陪我聊天,还陪我去天安门逛逛,让让我很是感动。琴是正阳人家的服务员,这几天又担起做饭的重任,不仅要给工地上工人的饭,还要做我们的饭,很辛苦,我就帮她打打下手,做点力所能及事,小妹很是勤快,家常饭做的可口,干面,角片,疙瘩汤,清水面,顿顿不重样。让我感受到家一样的温馨。

6号我去看儿子和外甥女,住在外甥女家,7号我们去朝阳公园玩,突然接到《知青牵手佳缘情》冯启安老师的电话,他在正阳人家等我,我紧赶慢赶,到了那里已经快十二点了,刘总不在,李老师帮我陪客人,中午琴给我们做了香喷喷的豆角肉干面,冯老师边吃边说,今天又吃到了在山西插队的味道。

冯启安老师是一位北京知青,真正的山西老插,在山西新降县插队25年,对山西有很深的感情,新绛话说得很溜,那里的风土人情都很了解。他热爱公益活动,喜欢拍电影、摄影、写作,为人热情,平易近人,幽默风趣。退休后做公益婚介八年,牵手成功了100多对,结缘的照片、媒体对他的报道、他在报刊杂志上刊登的文章,装满一个大相册。冯琪安老师不仅给我带了许多他们做婚介的资料,耐心传授经验,还赠我一本精美的天坛纪念相册,满满的都是感动。

送走冯启安老师,我给刘总发了微信,问他在哪里。他回道:“有事吗?”我说:事办完了,准备回去了,给您道一下别。”刘总说他在昌平办事,晚上回家再细聊。”下午琴告诉我,刘总说晚上有客人吃饭,要我准备几个菜,我实在不知道做什么菜:“姐姐,你会做什么菜?”我说我也不会。我们俩手忙脚乱,根据现有的食材,准备配料。木耳、苦瓜,皇帝菜、蒸了扣肉,眼看天黑了,菜还没有眉目,刘总回来了,我说:“刘总呀?你可回来啦!听说有客人来,要准备几个拿手菜,把我俩熬煎死啦!”刘总笑着说:不要熬煎,都是自己人,自己下厨做。”我说:“你带了了厨师呀!真好!”说着一个留着络腮胡子的年轻人就进了厨房,动作很是麻利,洗手、系围裙,瞄了一眼案板上的问:“家里还有什么菜呀?”琴说就剩下土豆和洋葱了!”他说:“够了!胸有成竹地报出菜名:扣肉、醋溜土豆丝、苦瓜炒蛋、木耳炒肉、爆炒皇帝菜,凉拌黄瓜、夫妻肺片、牛肉、水晶羊肉、猪头肉”那叫一个“十全十美”,三下五除二,一桌丰盛的家宴就摆上桌了!后来才知道这位山西老乡是搞艺术的画家,难怪做的菜也充满艺术性。六个人十个菜,很是丰盛。刘总拿来山西汾老大“联墨双馨”酒招待朋友,品着家乡的酒,吃着地道的家乡菜,聊着乡愁,其乐融融,很是投缘。虽然职业各异,年龄不同,但都有共同的人生观,他们热情、豪爽,正直、善良。刘说对家乡有着很深的情结,在京创业二十年,不仅许多老乡在他的带领下发家致富,过上了小康生活,而且也给许多来京办事的人很多帮助与关照。他说:“大家出门在外,都不容易,能给一点方便,就给照顾一下。只要是来红人家政找工作的,都先免费吃住,等找到工作了在少交一点费用,凡是来北京办事的,不管干什么,都可以免来这里吃一碗家乡的饭。即使不是垣曲老乡,在北京遇到什么困难,只要找到我,也尽量帮助他们。今年春节因疫情有些运城的务工人员联系我,想坐我们专车回家,也把他们拉回去。

听了他的一席话,我对刘先生的为人处事更加敬佩。他不仅是垣曲老乡在北京发家致富的领路人,他的正阳人家也成了山西人安放乡愁的地方。

留住乡愁,就留住了事业。我相信刘先生的红人家政会越来越红火!